據《四川日報》報道,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核輻射探測與核電子學實驗室,自主研發(fā)了一款高精度能譜探測儀,并且還在不斷進行升級工作。據介紹,該款放射性能譜探測儀的關鍵部件與核心算法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每日技術人員都會面對大量復雜的電路板圖
8月5日,成都理工大學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核輻射探測與核電子學實驗室里,學院副院長曾國強和團隊成員圍坐在一起,探討著一款高精度能譜探測儀的升級工作。
“我們已成功研發(fā)了覆蓋‘地面-井下-空中-海洋’全方位的放射性能譜探測儀器,能夠快速識別并測量周圍環(huán)境的放射性物質,可以保證安全可靠的核技術利用與核能開發(fā),提升我國能源建設水平。”曾國強介紹,團隊所開發(fā)的能譜探測儀器已經完全實現(xiàn)國產自主可控。
這款“迷你”的手提式伽馬能譜探測儀可隨人走動,在移動中快速識別并測量放射性物質。
一款手提式伽馬能譜探測儀是曾國強團隊的代表作?!八p便,易攜帶,穩(wěn)定性好,能在移動中快速識別并測量放射性物質?!痹鴩鴱娮院赖卣f,這款放射性能譜探測儀的關鍵部件與核心算法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技術人員進行高分辨率能譜探測器陣列供電系統(tǒng)連接。
實現(xiàn)從地面到空中立體放射性輻射測量
據了解,伽馬能譜探測儀在工業(yè)檢測、材料分析、食品安全、生命科學、放射醫(yī)學、海關安檢等重要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特別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伽馬能譜測量技術為環(huán)境放射性污染調查與評價、核設施監(jiān)測等提供主要的技術支撐,成為國家核安全的有力科技保障?!痹鴩鴱娬f。
除了能譜探測儀,團隊還成功開發(fā)出能掛載在無人機上的輻射測量系統(tǒng),形成更加快速、精確的從地面到空中的立體放射性輻射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