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接近太陽的探測器,正在代替人類“直視太陽”。 這個名叫“帕克”的探測器超越了太陽的日球?qū)?,抵達距太陽約2400萬公里處,其上搭載的儀器對日冕中的活動進行了觀測,為人類理解太陽風的起源和高能粒子物理學提供了新見解。
“帕克太陽探測器”,是以太陽風科學的先驅(qū)、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天文學家尤金?帕克命名的航天器,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的航天器?!芭量?裝備厚達12厘米的碳復合外衣,可承受高達1400攝氏度的熾熱和輻射,在最靠近太陽的地方以每小時72萬公里的速度飛行。
2018年8月12日,“帕克”太陽探測器發(fā)射成功,將從前所未有的近距離上對太陽進行觀測,是首項將穿越日冕的太陽觀測任務。
日冕產(chǎn)生太陽風——由太陽不斷發(fā)出的高能粒子。遠程觀測已經(jīng)揭示了太陽風形成背后部分機制的細節(jié),但是其他過程一直較難探索。大部分測量都是在距離太陽1個天文單位(日地平均距離)處進行的。已知太陽風由太陽向地球運動時會發(fā)生變化,但是這些變化的程度和起源一直都不清楚。
英國《自然》雜志4日同時公開4篇天體物理學重要研究成果——“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原始數(shù)據(jù)。提供了迄今距離太陽最近的日冕觀測結(jié)果,實現(xiàn)了對太陽前所未有的觀測。例如,過去的任務已經(jīng)表明太陽風自日冕發(fā)出時會加速,但是這背后的原因卻不甚明了。在本次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團隊報告稱,磁場變化增加了太陽風外流的速度。他們測量所得的速度高于模型研究預測的速度。
在另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重點研究了慢太陽風(速度低于500公里/秒),其起源不如快太陽風明確。他們發(fā)現(xiàn)慢太陽風起源于太陽赤道附近的日冕洞。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穆拉德空間科學實驗室丹尼爾·維斯查倫評論稱,在接下來的5年里,“帕克”探測器將不斷接近太陽,最終抵達距離太陽表面僅略超過600萬公里處,并將繼續(xù)帶來新的發(fā)現(xiàn),可以期待未來幾年收獲更加令人興奮的結(jié)果。